2025年9月25日 点击人次: 4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为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更好地帮助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规划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9月19日下午,我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就业中心)在学生综合服务中心314举办主题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就”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辅导讲座。特别邀请南粤优秀教师,暨南大学2025年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指导教师林小榆担任主讲人。全校师生1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就业中心吴老师强调,“招生-培养-就业”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三个环节是相互渗透、动态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完整生态链。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的平衡与效能。
招生:生态链的起点,其核心是“精准选才”。
培养:生态链的“核心”与“纽带”。
就业:生态链的“出口”与“反馈器”。就业是生态的终端,既是对招生选才科学性、培养质量有效性的“最终检验”,也为前两个环节提供关键反馈。就业市场的供需数据会反向推动招生计划优化、培养方案升级,形成“就业反馈-招生调整-培养优化-就业提升”的闭环,让整个生态持续适配社会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关乎万千毕业生人生起航的关键抉择。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如何绘制科学的职业发展蓝图?怎样锻造不可替代的职场竞争力?何时才是最佳的筹备时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南粤优秀教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2024)和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2025)指导老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口语传播系主任林老师,为我们提供权威、系统的职业规划发展解决方案。
林老师指出,毕业生质量是就业的“硬核”。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就”这一主题,紧扣“形势分析-打造平台-构建机制-成果转化”这一主线,林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推动就业,成绩斐然。
一是问题导向,把脉就业痛点。基于对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度研判,系统梳理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需求错位、岗位供给与技能匹配失衡等核心问题,探讨提升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践路径。
二是搭建平台,谋划以赛促教。根据就业存在的痛点,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搭建学科专业平台,以平台为载体,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将竞赛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使课程设计对接行业真实需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是构建机制,助力以赛促学。建立学科竞赛赋能学业提升长效机制,将竞赛任务与专业课程学习目标深度绑定,通过竞赛带来的挑战性学习场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专业知识的内驱力,促使其在备赛过程中查漏补缺、巩固重点,形成 “以赛促学、以学提绩”的良性循环。
四是成果转化,推动高质量就业。构建“科研-教学-就业”三链融合机制,将学科竞赛成果(如获奖项目、专利技术)系统转化为就业竞争力要素,为高质量就业注入核心动力。
围绕“辅导员在赛事中如何发挥指导作用”“职业规划书如何突出个人核心优势”等问题提问,林老师逐一耐心解答,给出具体建议与备赛技巧,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本次讲座圆满落幕,不仅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专业精准的赛事指导,切实解决如何搭建团队,如何整合资源,如何选题,如何指导等核心难题,更以实践成果推动“以赛育人、以赛促改”教学理念深度落地。接下来,就业中心将搭建更优质、更完善的备赛平台,通过多元举措广泛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职业规划大赛。在强化学生参赛水平的同时,培育学生职业规划思维与长远发展能力,为学生实现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职业发展赋能,切实推动学校“12345”总体发展战略走深走实,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添砖加瓦。